“弘扬科学家精神 提升应用创新能力” 柯勤飞为2020级研究生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的研究生学子,如何将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到祖国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成为卓越而有灵魂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10月30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柯勤飞走上讲台,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应用创新能力》为题,围绕“创新基因”“精神力量”“行稳致远”三个方面,为近一千名2020级研究生新生讲授第一堂思政课。

  校党委副书记宋敏娟出席。党委学工部(处)长袁翔主持。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建设办主任房永征,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相关负责同志,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和全体研究生辅导员参加学习。

  授课伊始,柯勤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以及在主持科学家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我校知识之门和校徽的释义为切入点,聚焦“国际影响力”“高水平”“应用导向”“技术创新”四个关键词,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回顾了上应大近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创工程教育名校,育应用技术英才”始终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的初心和使命。
  创新基因
  聚焦“创新基因”,柯勤飞结合研究生教育发展定位和核心能力培养,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四有”卓越人才,系统解读了“未来卓越人才ASciT(爱科技)”9大核心能力。

  “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的两大环节。”柯勤飞说。她结合特斯拉CEO马斯克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事例,阐释了学习迁移能力和捕捉灵感的培养方法,强调科学研究必须以取得新的结果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并归纳出六大发现问题灵感的途径。她鼓励全体研究生新生要善于发掘和捕捉灵感,潜心科学研究。
  精神力量
  围绕“精神力量”,柯勤飞从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同精神、育人精神六个方面,重点强调了精神力量对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
  柯勤飞列举了老一辈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和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爱国科学家典范,结合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及陈薇院士的事例,强调要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年科技人才“扛大旗”“挑大梁”的奋斗激情。她鼓励研究生们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行稳致远
  “学术道德是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柯勤飞对研究生学子提出要求,所有的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中都必须保持崇高的精神风尚和端正的思想态度,杜绝学术抄袭等不端行为,加强源头治理。她指出,在“publish or punish”压力下,在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的压力下,在以数量胜质量的状况下,在以论文篇数论英雄下,在社会不容许失败的环境下,同学们要克服浮躁需要自律和勇气,需要不断反省自己。

  研究生是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重要力量。课程最后,柯勤飞向全体研究生新生同学提出了期待与希望:祝愿大家明德、明学、明事,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应用创新卓越人才!
  第一堂思政课主会场设置在奉贤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同时,在奉贤和徐汇校区还设立了三个分会场,全校研究生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同步聆听了授课。

  听了思政第一课后,研究生新生们反响强烈。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新生储王慧表示,校长主讲的思政第一课让自己激动不已。她说:“校长给我们分享的科学家们潜心科研淡泊名利事迹,让我更加敬畏科研人,更进一步明白了科研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未来三年,我将走好科研道路上的每一步,勤学苦练、拓宽思维、不负韶华,努力实现校长所提出的提升应用创新能力,做一名‘四有’的卓越上应人。”
  化工学院研究生新生李惠子同样表示受益匪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一定把校长讲授的思想和知识积极融入到行动中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为助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党委学工部/图:党委宣传部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