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柯勤飞在上海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研讨会作主题报告

发布者:吕客发布时间:2021-11-19浏览次数:787

  11月11日,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与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上海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研讨会(暨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2021年学术论坛)举行,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出席并讲话,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孙崇文致辞。我校校长柯勤飞应邀出席,并作“产教融合‘双协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
  柯勤飞指出,产教融合正在成为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基本模式和国家战略。她围绕宏观、中观和基础层面,从理论上梳理了传统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双协同”理论架构,提出了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2.0”构想,解读了我校产教融合“双协同”研究生培养机制。
  柯勤飞强调,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是深化产教融合国家战略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也是建设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基本途径。近年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办学理念,坚持“协同创新、共创价值”发展模式,注重产学研融合创新,潜心研究服务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和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以高水平应用技术促产教深度融合,坚持产教融合“双协同”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成果显著,受到充分肯定,“双协同”研究生培养机制相关成果被市教委主办《每周教育信息》收录,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深化产教融合 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为题报送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柯勤飞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支撑机制三个视角论述了我校产教融合“双协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是激活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内源动力机制。我校依托特色学科优势,增强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以协同创新促进协同育人。通过对接产业需求,成立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中欧知识产权学院等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依托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服务支撑产业需求。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着力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共同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我校《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实践》入选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项目,《着力协同创新,培养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入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极大支撑学校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二是创新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我校通过跨学科方式组建导师团队,使导师团队内部交叉融合,增强为行业企业解决复杂共性技术问题的能力,将研究生置于产教融合联合攻关平台,培养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在团队中引入企业导师,校企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构建以研究生为中心的“1+N”培养沟通机制。构建“盐溶于汤”的全过程研究生课程思政“1-2-3-4”体系,坚持价值引领、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产教融合的企业导师思政模式,有力支撑“双协同”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三是优化产教融合的支撑机制。我校重构应用创新能力、打造系列产教融合课程,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支撑产教融合“双协同”研究生培养。基于“轴心翻转”,构建了“价值引领、能力导向、产教融合”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三位一体化”发展,实现全过程、全方位产教融合育人。基于MIT“以项目为中心”的课程结构设计理念,设计以课题研发为导向的课程组教学模式。
  柯勤飞最后指出,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围绕新时代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和勇担责任”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研究生。学校坚持以“双协同”为路径,通过大力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基地,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等途径,进一步激发了产教融合动能,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解决了一系列行业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培养了一大批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端技术人才,2021年我校研究生就业率达99.83%,远超上海市平均水平,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文/图: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