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2025年人工智能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第三讲在奉贤校区举行。本次培训邀请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强教授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智慧课程设计与实践》专题培训讲座。校党委副书记陈海瑾主持,全校200余名教师参与培训。
陈海瑾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学校紧跟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积极贯彻教育数字化战略,全力推进智慧课程建设,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她鼓励教师们要紧跟技术前沿,以智慧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
刘强从智慧课程的内涵与特征切入,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创新的核心路径。他结合知识图谱的构建逻辑,详细解析了梳理知识层级关系、导入模块化内容、关联数字化资源等关键步骤,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知识图谱在精准学情诊断、个性化学习推荐等场景中的实践价值。针对AI技术应用,他重点探讨了生成式教案的优化策略、数字人导师的快速构建方法及AI学习助手的互动设计原则,强调“人机协同”是未来教学范式转型的重要方向。
实操环节中,刘强指导参训教师完成“章节知识图谱构建”与“智慧学伴构建”两项实践,涵盖知识概念导入、资源关联、图谱生成及AI工具应用,演示数据驱动的学情诊断与个性化学习设计。教师们通过实操掌握技术路径,现场互动积极,反馈内容实用性强,为教学改革提供有效支撑。
本次培训是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战略的重要推进举措,以智慧课程设计与技术融合为核心,依托“理论+实操”双轨模式,助力教师掌握智慧课程设计与实践的核心技能。后续学校将依托“人工智能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专题举办更多讲座,为学校“人工智能+”智慧型课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