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应要闻

学校召开发展与改革工作交流研讨会

时间:2025-07-02  稿件来源:发展规划处  摄影:党委宣传部 

6月30日,学院(部)发展与改革工作交流研讨会在徐汇校区召开。校长汪小帆,校党委副书记陈海瑾,副校长毛祥东,副校长王占勇出席会议。13家学院(部)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做了汇报,各职能部(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随产而动、随需而调,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旋律”。汪小帆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今年学校改革的重点工作,肯定了各学院(部)上半年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及成效,并对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让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学院(部)应以“四双四改”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招生-就业-培养一体化的联动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无缝衔接。

二是强调学校改革任务任重而道远。目前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学院(部)应以上海市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为契机,由点到面的逐步深入推进改革进程,学院(部)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等方面将改革落实、落细。

三是学院(部)用好改革自主权,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守住改革方向,让有限的资源释放最大的改革红利。

陈海瑾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以后,应树立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精准对接的理念,学科专业设置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和人事制度改革都应着眼于长周期考虑。

毛祥东强调作为人才培养实验田的硕士专班承担着改革先锋的重任。学校的农业硕士和集成电路专班应扩大校企合作资源,逐步推进全员驻企培养,与属地政府、企业一起探索驻企培养的新模式,使试点专班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范。

王占勇指出学院(部)应充分发挥“1+1>2”的聚合优势,探索多样化的学科专业交叉的组织模式,让跨领域融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孕育出新的教育生态。

各学院(部)对照年初制定的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从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有组织科研推进、产教融合平台搭建、校企协同的人才引育机制等方面,汇报了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