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应要闻

智能技术学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时间:2025-07-02  稿件来源:智能技术学部 

6月26日,智能技术学部召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汇报研讨会。校长汪小帆出席会议、教务处处长王宇红、智能技术学部党委书记杨瑞君、各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围绕AI+课程建设、产教融合课程实践及教学改革方向展开深入探讨,为学部人才培养改革锚定方向。 会议由学部常务副主任裴颂文主持。

汪小帆强调,教学改革要以学生成长为核心,推动教师紧跟AI前沿更新知识,推广AI教学经验形成示范效应,动态更新教材与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双向赋能。

王宇红指出,培养方案修订需倾听学生意见,课程建设应从教材、内容、方式、考核四维度系统规划,同时完善实习体系,深化家校企协同,整合双师型基地资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1个专业负责人依次汇报教学改革方案与实施情况,详细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革思路与实践成果。面向智能技术产业前沿需求,重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架构。"构建'需求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新体系,通过'三降三升'实现全面升级:降低总学分,提升实践比重;减少理论学时,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弱化学科壁垒,提升AI赋能成效。同步推进平台课共建共享与岗位能力倒逼课程重构。

在培养模式上,创新构建“课程 - 证书 - 岗位竞赛”联动体系,以AI融入课程为抓手,推动教学实践升级;课程改革方面,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计算机科学技术、大数据等模块课程群互联互通,提升AI课程实用性;面对AI浪潮,明确以“思危、思变”为导向,夯实专业基础,修订培养方案,强化软件系统设计开发等AI应用岗位能力培养。

AI+课程建设成为本次会议焦点。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资源重构,构建知识图谱与学习地图,实现教学全流程追踪;创新教学方法,借助AI任务引擎打造闭环教学;完善考核体系,依托AI收集学习轨迹、项目评价等过程性数据,构建多维度考核体系。此外,多能组运营维修、现代控制理论等课程展示了产教融合成果,通过引入企业案例、邀请专家授课,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此次研讨会为智能技术学部教学改革指明路径。未来,学部将持续优化AI课程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案例落地,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全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本科教学改革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