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在此次申报中表现突出,共获批项目23项,其中面上项目5项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18项,项目获批数较去年增长15%,获直接经费支持790万元。这一成绩集中体现了我校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增强的核心竞争力。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获批数量创历史新高,作为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的重要载体,该类项目的显著进展,充分反映我校青年科研队伍建设的扎实成效,为学校可持续科研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坚持顶层设计、统一部署和全过程有组织科研管理。自去年10月以来,科研院切实履行统筹协调职能,深入贯彻“学校谋划、学院组织、学科攻关”的“三位一体”申报机制,强化科研管理人员、校内专家、校外专家三层审核机制,实施点面结合、多轮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基金申报工作提质增效。各学院(部)积极落实、措施下沉,依托教研室、科研团队等基层学术组织,做到“人人有交流、本本有提升”,有效助力教师不断提升申报文本质量。
学校秉持“引培并举、双轮驱动”战略,不断优化人才科研生态。通过优化科研管理制度,持续加大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成长的关注与扶持,提升自主科研能力,2021至2024年间共有61人获得省部级人才称号。未来,学校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和“3+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聚焦重点服务领域,坚持以产定研,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强化人工智能驱动赋能,推进科研创新从“个体突破”向“有组织科研”转型,为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