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由上海科技馆主办,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策划的“一平米博物馆·闻香识世界馆”在奉城高级中学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一平米博物馆”项目正式落地奉贤,也开启了科学和文化深度融合的校园科普新场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淳与奉贤区教育局、区多所中小学校长、科技教师和奉城高中师生代表一同走进这座“可以闻的博物馆”,在香气缭绕中触摸科学与文化交织的脉络。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海科技馆重点打造“一平米博物馆”科学教育品牌,以微型化、主题化、场景化的展陈方式,把优质博物馆资源精准输送进校园。此次“闻香识世界”主题展,依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香精香料化妆品领域的学科优势,构建了一个融自然科学、人文历史、艺术美学与AI科技于一体的沉浸式学习空间。
“香味以一种无声却无比有力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感知、决策与世界连接的方式。”倪闽景以《闻香识世界》为题,带领现场师生从“闻香”这一独特视角认识世界。他鼓励同学们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在探索中完善跨学科知识体系,为科学素养的培育筑牢根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国内香精香料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重镇,一直致力于推动‘香产业’与‘香教育’的深度融合。”汪小帆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联合上海科技馆进一步拓宽“闻香识世界”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并携手奉贤区将上应大附属奉贤奉城高级中学打造成为创新人才的摇篮。
王淳在致辞中对上海科技馆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优质资源送入奉贤校园表示感谢。他表示,“一平米博物馆”虽小,却能装下大世界、点燃大梦想,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打造科学教育的“奉贤样板”。
“这里闻到的不只是各种味道,更是AI科技与调香艺术的融合。”奉城高级中学高二学生、“一平米博物馆”小讲解员高安琪感叹道。当佩戴脖戴式气味播放器,随着电视画面切换巧克力、冰淇淋、火锅等影像,相应香气也从设备中精准释放,萦绕四周。“我们可以在这里探索更多AI设备,触摸科技前沿。这些香气也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学习的压力。”高安琪说。
我校科研团队还带来多款香气展品:“朴玩足汤”足浴球入水泛起细腻气泡,缓缓散发植物芬芳;“薰衣草助眠四件套”中的微胶囊技术,让织物在摩擦间释放出安神香气;复方精油“植集说”保留鲜植活性成分,助力身心放松;“舒心香萱”则以萱草为底,融入檀香与柑橘,诠释东方香韵与嗅感科学的交融。
走进一平米博物馆,仿佛步入浓缩的香味实验室。每件展品都不只是“展品”,而是可感知、可体验、可想象的科学故事。
馆外绿地里,果兰、香水月季、巧克力(可可树)等十余种香草清香阵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高校花卉美育名师工作室”专家向同学们讲解:“月桂可提取精油,迷迭香抗氧化性强,这三个萱草品种更是我们自主培育!”未来,学生将组建养护小组,记录生长、制作标本、开展实验等,这片香草园,不仅为“一平米博物馆”注入持续的自然生命力,更成为连接课堂与自然、科学与劳动的教育新空间。
仪式上举行了“一平米博物馆”名誉馆长、科学副校长、小馆长、小讲解员聘任仪式。名誉馆长与科学副校长将以专业背景长期指导展览运营与内容优化;学生担任的小馆长、小讲解员则深度参与日常管理与讲解,在实践中锤炼综合能力,为博物馆注入持久活力。
当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附属奉贤奉城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标志着奉贤教育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迈入新阶段,进一步推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向高中教育辐射。
上海科技馆、奉贤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持续深化“馆区校合作”,推出“芳香未来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课程开发、活动组织、资源共享等方式,共同构建贯通中学与高校的课程与活动体系,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前沿知识,培育科技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搭建从兴趣培养到专业成长的人才培育链条。
“一平米博物馆·闻香识世界馆”留在校园中,更留在中学生们关于科学的记忆里。这座“可以闻的博物馆”,正在更多学生心中,悄悄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并将不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