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十四五”发展成效,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蓝图,统筹推进规划编制、综合改革与分类评价等重点工作,9月30日,学校召开“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校党委书记郭庆松作部署讲话,校长汪小帆主持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瑛布置分类评价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占勇解读“十四五”总结与“十五五”规划编制方案并介绍深化综合改革进展。全体在校校领导、全校中层正职干部参加会议。
“既是‘回头看’总结会,更是‘向前谋’部署会。”汪小帆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十四五”是学校锚定“应用型、高水平、特色化”发展定位、实现了一系列关键突破的五年,“十五五”是学校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战略、助力上海建成教育强市、再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跨越期。
汪小帆强调,全校各单位要围绕“规划编制引领方向、综合改革破解瓶颈、分类评价检验成效”的逻辑主线,紧密结合实际,主动深入思考,强化协同发力,推动三项工作同频共振、落地见效。
王占勇详细介绍了“十四五”规划总结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核心目标、重点任务与时间节点,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相统一,既要衔接国家及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又要立足学校特色优势,确保规划兼具前瞻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同时,他介绍了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情况,指出深化综合改革是“十五五”规划的核心内容,要以综合改革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从“规划图”走向“实景图”。
王瑛围绕分类评价工作,明确了任务要求与推进路径。她指出,分类评价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明确发展定位的重要抓手,关乎学校未来资源配置与发展机遇。各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推动“三个观念转变”:一是从资源导向转向改革发展需求导向,打破路径依赖;二是从横向比规模转向纵向比进步,注重自我改革和自我增值;三是从全面粗放型转向特色发展,做强学校优势赛道。她强调,要严格对照最新评价指标,全面梳理基础数据与特色成果,强化协同联动,高质量完成分类评价工作。
“做好‘十五五’规划是我们推动自身跨越发展的‘施工图’,更是全体上应人共同的奋斗目标。”郭庆松在讲话中从国家战略全局、上海发展使命、学校自身发展三个维度深刻阐述了“十五五”时期的特殊意义。他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更是嵌套在国家战略、上海使命中的“机遇五年”,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重服务、强贡献”为导向,在教育强国、教育强市的发展大局中找准自身定位,科学编制规划,明确发展路径。
郭庆松就科学谋划“十五五”各项关键发展指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三个坚持”的总体要求:一是坚持使命引领,以“服务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为主线,进一步强化“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特色,做强特色、做大优势;二是坚持改革赋能,推动综合改革与规划编制深度融合,让规划成为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引擎”;三是坚持系统思维,做到“上下对标、前后衔接、工作联动”,提升规划整体效能。
郭庆松要求各单位在“十五五”规划编制中要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工作责任,细化任务分工,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调动全校上下积极性,广泛汇聚各方智慧,携手共绘学校“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此次会议凝聚了共识、吹响了号角,标志着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下一步,学校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合力,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高位开局,奋力谱写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新篇章,在服务教育强国与上海发展中彰显“上应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