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借鉴一流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10月30日下午,化工与能源技术学部联合本科生院组成调研组,前往复旦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本科生教学培养、实验平台资源配置与管理运行、实验教学改革举措与成效、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等四项核心内容展开。调研座谈会由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孙兴文主持。
座谈会上,孙兴文对调研组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了复旦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特别是实践教学方面的理念、模式及改革实践。他重点阐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学校如何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等途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深入交流环节,双方聚焦四项议题展开讨论。针对实验学时优化与教学内容更新的现实挑战,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负责人刘永梅介绍了“整合经典、增设前沿、创新方法”的内涵式发展路径;在实验平台管理方面,双方就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安全管理等交流了经验;围绕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孙兴文建议通过多维度荣誉激励与职业发展通道,有效激发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
本科生院副院长田甜就“如何在降低学分的同时,有效利用释放的学分空间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进行探讨。他表示,复旦大学在实验教学体系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对我校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启发。
化工与能源技术学部副主任赵韵围绕“实验教学内容迭代机制”与“青年教师参与实验课程设计的激励政策”与复旦专家深入交流。副主任卞明重点关注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运维经验,表示将借鉴复旦信息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