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学校召开2025年深化综合改革务虚会

时间:2025-09-01  稿件来源:发展规划处  摄影:党委宣传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及“上海高等教育重服务强贡献计划”,8月30日,学校召开2025年深化综合改革务虚会,系统谋划、全面深化学校新一轮改革攻坚。

会议以“破局立新 锐意改革”为主题,聚焦“为科服务、为产育人”的办学理念和“重服务、强贡献”的鲜明导向,全面推进以人才培养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校党委书记郭庆松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汪小帆主持会议并部署改革任务。全体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参会。

会议特邀上海创智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理工大学原校长丁晓东教授和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林伟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

丁晓东以《坚持系统观念,推动超常规发展》为题,基于系统科学理论阐释了系统思维的方法论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结合上海创智学院的实践,深入解读超常规发展中存量与流量的协同机制,提出实现1+1>2系统效应的改革路径。

林伟以《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思考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复旦大学以本研融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核心的多项改革举措,包括思政课创新、AI-BEST课程体系建设及学生成绩评定改革,强调以创新能力为牵引,加快培养“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

副校长王占勇就《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方案》作介绍,从编制背景、办学基础、改革目标、主要任务与重点举措、组织实施与落实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他指出,方案紧密对接国家教育强国战略和上海高教改革部署,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定位,面向美丽健康、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聚焦五大领域推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智能技术学部、城市建设与生态技术学部、材料技术学部、化工与能源技术学部五个学部主要负责人,分别围绕学校重点服务的五大领域——香料香精化妆品、数智装备与技术、智能监测与安全应急、信息功能材料、化工新材料,详细汇报了人才培养改革的实施方案、创新路径与具体举措,并提出下一步实施规划和长远设想,系统展现学校“为科服务、为产育人”的改革导向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布局。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瑛提出,要强化宣传引领,凝聚发展共识,讲好“上应改革故事”;加快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推进育人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机关以职能转变与服务优化,助力改革攻坚;实现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战略支撑型转型,以资源配置为杠杆撬动改革活力;构筑国际产教融合生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陈海瑾结合“应用型”特点和“融合”特征提出,教师队伍建设要紧密对接学校办学定位,加快建立以服务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打造“多元适配”的成长生态;加速AI时代教师专业角色重塑,打造具备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优化完善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教师发展、培训与评价制度。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李健从政治站位的高度强调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谈到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转作风,以上率下抓落实;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激励各类人才队伍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善作为,以高水平发展安全护航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副校长毛祥东提出,推进综合改革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加强招生咨询与生源质量建设,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以五大服务领域为核心改革课程体系与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构建长周期合作的人才评价体系。

聚焦“破局立新,锐意改革”关键,汪小帆就学校综合改革方案提出“四个切实”要求:一是切实围绕办学定位,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二是切实强化校院协同,着眼“提升人才培养质效”,建立顶层设计-落地实施-及时反馈的动态协同机制;三是切实激发改革活力,以服务贡献为导向优化薪酬分配,通过专项支持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四是切实保证改革落地,用好办学资源切实保证综合改革从“理念倡导”转向“落地实施”。

undefined

郭庆松在总结中指出,改革不是隔靴搔痒的外围改革、不是浅尝辄止的表皮改革、不是照本宣科的文件改革、不是“互相推诿”的甩锅改革、不是中途中止的半拉子改革,而是要敢于啃硬骨头、刀刃向内,彻底打破旧格局的真改革,化目标为行动、把蓝图变现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局立新”。郭庆松号召全校师生:每个人都是改革的主体,要以锐意改革的恒心与魄力,凝聚共识、投身实践,勇担应用创新“尖兵”使命,共同推动学校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新学期,新担当,新作为。本次会议清晰展现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强服务的坚定决心。学校将以“钉钉子”精神全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全面开启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服务贡献能力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