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启幕

时间:2025-10-31  稿件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人事处 党委宣传部  摄影:党委宣传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将人才这一“第一资源”摆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10月29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第八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启幕,以开放姿态广纳全球英才。

本届论坛吸引了海内外近800位优秀青年学者踊跃报名,经遴选,150余位青年才俊齐聚上应校园,深度体验“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办学特色,切身感受学校“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最大诚意。

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大学,从应新中国建设之需而立,到乘新时代改革浪潮而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始终将人才视为发展的“第一资源”,积极回应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中“上应何为”的时代命题。

“回溯学校71年的发展历程,上应大始终走在全国应用型高校的前列,关键就在于引育了一代代勇于创业、善于创新、敢于创造的人才队伍。”校党委书记郭庆松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学校正以‘重服务、强贡献’为导向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致力于成为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尖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有决心成就人才!”

“青年教师有梦想,上应大就有发展。我们着力打造全方位、全周期、有温度的人才成长生态,充分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校长汪小帆在《选择上应,共创美好未来》主旨报告中指出,学校将持续关注青年学者在职业起步、发展路径、资源支持等方面的核心需求,实现学校与青年人才的共生共长、双向成就。

undefined

为主动融入全球人才网络,学校不断创新引才模式,持续拓展人才“国际版图”。作为今年全球引才的重要举措,汪小帆亲自率团赴欧洲,走进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国香料香精与化妆品学院等世界知名学府与科研机构,举办多场高规格海外人才见面会,吸引了近百位优秀博士生、博士后及青年学者参与。通过一对一精准洽谈,一批与学校学科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的青年学者现场表达了加盟意愿。

“上海高校要打好城市优势这张牌,形成国际化大都市与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共生共荣。”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人才工作处二级调研员芦琍琍从引才机制、育才机制、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介绍了上海的人才工作政策,“上海正全力构筑‘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期待更多优秀青年选择上海、加盟上应大。”

引才只是起点,育才用才更为关键。近年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系统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打出一套“组合拳”,让人才“来了不想走,留下有作为”。学校持续优化优秀人才快速成长机制,为有潜力的青年人才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助力他们跨越常规周期,加速成长。今年,围绕“人才强校111”引智工程与“上应优才111”培育工程,学校启动实施“上应学者”计划,构建从三级到特级的完整发展阶梯,形成“引育并重、阶梯成长”的良性人才生态。

“我们希望通过构建多层次、全阶段的成长路径,为每一位有潜力的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稳定支持,铺设成长快车道。”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海瑾在主持中诚挚邀请青年学者与学校携手并进,共赴应用创新的星辰大海,共创高质量事业发展新篇章。

本届论坛特别设置“在上应,创未来”圆桌座谈会,邀请6位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他们在上应大的真实成长故事与发展感悟,生动呈现一幅从“落地”到“领军”的发展路径。

“‘上应学者’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首批入选“上应学者”计划的智能技术学部常务副主任裴颂文教授,兼具学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视角。他谈到:“学校提供的全方位保障,让我能心无旁骛地投入智能计算、大模型加速等前沿研究,并参与学部的战略规划与改革推进。在这里,学术洞察力与管理执行力共同成长为科研攻关与学科建设的‘双翼’。”

回顾选择上应大的初衷,化工与能源技术学部徐士博分享了三个“打动他的理由”:学有所用、氛围实在、发展可期。他特别提到,获批上海市白玉兰人才项目后,通过“绿色通道”及时晋升为副教授,“这不仅是肯定,更是学校‘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理念最生动的体现。”

作为上海市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试点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紧密对接美丽健康、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需求,推动人才工作从传统模式向产教深度融合转型,引导教师立足学科前沿、扎根产业实际,在真实场景中开展教学与科研。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朱柳娟作人才引育政策介绍:学校持续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建立教师成长全周期发展的支持生态,构建以实绩、贡献和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发展通道,打破“五唯”束缚,为不同学科背景与发展类型教师的多元发展清晰成长路径。

同时,学校组建了6支上海市级创新团队,经过多年持续深耕,已构建起以团队引领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校企协同攻关为路径的有组织科研范式,助力青年人才在成长全周期持续获得动能,实现从“顺利启航”迈向“稳健领航”。

正如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周露露在分享中说道:“入职之初也曾迷茫,学部为我提供了高起点的融合创新平台,使我迅速找到‘纳米载体-香料分子’这一交叉研究方向。”与上海家化、百雀羚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解决真实产业问题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方向。”

青年学者代表闫哲和苏建君交流展示了各自的求学经历和科研成果。他们计划依托学校平台,瞄准科技前沿,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
论坛为期两天,分为主论坛及分论坛,其中分论坛由各学部、学院承办,与会青年学者在分论坛上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围绕国际学术前沿、行业关键技术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从七年前的首届论坛到如今的常态化引才机制,从“校聘岗位”的政策突破到“上应学者”的品牌塑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正一步步将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沃土,期待与更多全球青年英才携手,共同书写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