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
时间:2025-07-05 稿件来源:发展规划处 摄影:党委宣传部
7月4日,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研讨会在徐汇校区召开。校长汪小帆,副校长毛祥东,副校长王占勇出席会议。16个职能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做了汇报。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汪小帆肯定了各职能部(处)“十四五”的改革举措及取得的成效,对学校做好“十五五”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理清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精准把握学校重点服务的行业领域,认真思考学校办学定位。着力补齐现有发展短板,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有组织科研范式革新,努力突破国际化“天花板”目标,学校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还需持续发力。
“摒弃小修小补,做‘手术刀’式改革。”汪小帆强调,在 “十五五” 规划中,学校改革必须突破常规,摒弃小修小补的模式,以更大魄力推进系统性变革,尤其是在教师聘用方案、研究生培养改革等方面。
毛祥东表示,“十五五”规划不能仅仅服务于区域,还要服务于国家,目前改革的动向是要聚焦重点服务的行业产业领域,未来市属高校要与市属国资委企业对接。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企业入校授课、研究生教育评价、人事管理制度、科研反哺人才培养等改革。
王占勇指出,“十四五”规划总结预期指标已基本完成,接下来核心任务是将 “十五五” 规划与办学定位分析论证、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推进格局。应把握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主规划和五个专项规划之间要强化整合协同,底层逻辑是聚焦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二是专业课程构建、产业学院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相互支撑、协同推进的教育改革体系。
各职能部门对照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内容和主要任务,汇报了“十四五”期间改革发展的建设举措和主要任务的完成情况,并立足长远发展,从多维度提出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围绕立德树人、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产教融合、AI赋能教学、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提出了“五大任务、十大专项”的深入思考。
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人事处提出了通过教育家精神铸魂、人才引育体系创新、教师发展全周期赋能、“双师型”队伍提质、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和人才激励活力激发“六大行动”来锻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在高水平科技创新方面,科学技术研究院谈到,以有组织科研为核心,系统规划整体布局,着力打造有组织科研坚实载体,大力培育科研创新优秀人才,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合作,并强化保障体系建设,为“十五五”科研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在高层次开放办学方面,国际交流处提出,通过建设海外工程师学院,开发多语种“上应云课堂”与跨区域教学资源库,建立中法、中意学院,完善师生发展支持体系等举措,不断突破学校国际化的“天花板”。
在高效能现代化大学治理方面,党委宣传部、基建处、信息化技术中心和应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分别从宣传思想文化、数据赋能智慧校园建设、校园基本建设项目与大学科技园建设等角度出发,为学校 “十五五”发展擘画科学治理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