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由校工会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一家一品”科研沙龙举行。本次沙龙邀请了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宋娴研究员作主题为“科研资源科普化的路径与实践探索”的分享,结合她多年的一线经验与学术研究,从理论框架、实践案例到未来趋势,为我们剖析科研资源科普化的“破题之策”与“落地之道”。
宋娴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研究分析,探讨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跨系统、跨学科过程中协同整合所需要的路径搭建、能力建设、产业链的支持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她提出,通过构建良好的创新环境,根据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跨界协同实现科技资源的转化,就会发现当这些科技成果转化投放于相应的社会场景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连锁反应,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吸引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从而反哺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良性的科研转化的闭环。
科研资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普是连接科研与公众的桥梁。在交流过程中,宋娴以上海科技馆从拍摄科学纪录片、创作3D科学电影到深入地球科学研究最前沿的过程,让师生切身感受到科普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及传播科学的社会责任感,让高深的科研成果走进大众视野,让专业知识转化为人人能懂、人人能用的“社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