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标兵 | 周一鸣:以匠心育桃李,用专业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时间:2025-05-09
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师德师风先进典范,他们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春风化雨孕育桃李芬芳。近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3-2024年度 “师德标兵”评选结果出炉,经过层层评选周一鸣、孙瑛辉、武田艳、侯怀书、薛招腾五位老师获此殊荣。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3—2024年度“师德标兵”获得者之一——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周一鸣老师,倾听他的教育故事……
深耕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十余年,周一鸣深知,培养专业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识技能,更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食品行业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既有过硬技术,又有严谨态度。”这是周一鸣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香化学部副主任,他深知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他带领课程团队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目标与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产业自信。
“周老师的课,让我们明白手中的技术不仅是饭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学生眼中,周老师的课堂,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严谨的科学被赋予温度。“我们热爱自己的专业,努力成为推动我国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科技人才,守护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与幸福。”学生们说。
周一鸣主讲的“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课程获评上海市一流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乳品工艺学”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并获得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一等奖。这些荣誉见证着他对“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思政育人的生动践行。
“周老师就像我们的知心朋友,有他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这是学生对周一鸣最真挚的评价。
无论是深夜实验室的灯火,还是宿舍里的促膝长谈,周一鸣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这些年,他带着学生到处“闯关”。备战“挑战杯”国赛时,他与学生一起泡在实验室,饿了就吃泡面,困了就趴在桌上小憩,只为验证一个关键数据。最终,他们的项目斩获全国三等奖,市级奖项更是拿下10余项。
寒暑假里,他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开办公共营养师和高级西式面点师等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学生500余人次,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为班导师,周一鸣走进班级、宿舍,倾听学生的困惑,面对面谈心交流,帮助他们找准人生方向。学生感慨:“他不仅教会我们知识,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唤醒。”周一鸣始终秉持这一信念,在教学上大胆革新。
他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中,专业课程之间壁垒森严,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思维。于是,他打破“墙”,创立以综合工程实践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模式。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他将自己在全谷物食品加工及食品安全品控方面10余年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编写教材、开发实验软件,让课堂紧跟行业前沿。
作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食品工艺学》的主讲人,周一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融入人文素养、环保意识与职业道德教育。他说:“我要让学生既懂技术,更懂担当。”
从教十余年,周一鸣用匠心打磨课堂,用爱心温暖学生,用担当践行使命。正如他所说:“我愿以毕生所学,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引领他们走好人生之路。”